中医药文化

您当前的位置: 网站首页 > 中医药文化

打败困倦,中医来支招,助你元气满满!

2025-04-23 10:49 发布人:小编 浏览:

  春季快要结束,但春困依然困扰着不少人,常常感到昏昏欲睡、疲乏无力,这就是所谓的春困。春困虽不是病,却会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。那么中医是如何来应对春困呢?

春困的“罪魁祸首”

  要想应对春困,我们首先要知道为什么会有春困。中医认为,春困与人体的阳气不足、肝气郁结、脾胃虚弱等因素有关。春天阳气升发,若人体阳气不足,无法顺应自然界的升发之势,就会出现困倦乏力。而且春季肝气旺盛,若肝气郁结,疏泄失常,就会影响气血运行,导致疲倦嗜睡。此外脾胃为后天之本,气血生化之源。若脾胃虚弱,运化失常,气血生成不足,也会导致春困。

中医助力,助你赶走“春困”

  1.调整作息

  前面有提到春季是阳气升发的季节,人体的阳气也会随之上升。因此,调整作息习惯,保证充足的睡眠是缓解春困的关键。根据《黄帝内经》的建议,春季应“夜卧早起”,即晚上9-10点入睡,早上5-6点起床,顺应季节的变化,给身体阳气以升发的空间和时间。中午也可以适当小睡15-20分钟,有助于恢复体力和精神。

  2.合理饮食

  饮食调理也是缓解春困的重要一环。中医认为,春季饮食应遵循“省酸增甘,以养脾气”的原则。适当多吃一些甘味食物,可滋养脾胃。如山药,它既是食材又是药材,具有健脾益胃、滋肾益精等功效,可通过煮粥、煲汤等方式食用;红枣也很不错,能补中益气、养血安神,可直接食用,也可用来泡茶、煲汤。

  要保证食物多样均衡,春天要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、碳水化合物、脂肪、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。瘦肉、鱼类、蛋类、豆类等富含优质蛋白质,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;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能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,像菠菜富含铁元素和多种维生素,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和抗疲劳能力。同时,应避免过多食用酸涩收敛之物,如石榴、山楂等,因为酸味入肝,其性收敛不利于阳气升发及肝气的疏泄。此外春季饮食宜清淡,少吃油腻、辛辣食物,以免加重脾胃负担。

  3.适当运动

  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缓解春困。中医认为,春季阳气初升,地暖而气寒,建议多做户外运动,特别是有氧运动,如登山、瑜伽、体操、慢跑、太极、八段锦等。这些运动可以活动关节、舒展身体,促进阳气升发。但切记不可过于剧烈,否则易耗伤阳气。

  4.按摩穴位

  中医还推荐通过按摩穴位来缓解春困。通过按摩特定穴位能有效刺激经络气血运行,起到提神醒脑作用。比如按摩太阳穴,用食指或中指指腹轻轻按揉两侧太阳穴,每次按揉1-2分钟,力度适中,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,可缓解头部疲劳和困倦;风池穴也很重要,它位于后颈部,枕骨下方,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。用双手拇指分别按在两侧风池穴上,其余四指轻扶头部,适当用力旋转按揉,可改善脑部血液循环,减轻春困。

  经络拍打:还可以拍打人体的一些重要经络,如督脉。督脉有“阳脉之海”之称,统领一身阳气。沿着脊柱正中,用空心掌或拳轻轻拍打督脉循行部位,从颈部至腰部,每次拍打3-5分钟,以皮肤微微发红为度,可激发阳气,提升精神状态。

  5.保持良好心态

  中医认为,情志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。因此,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是缓解春困的重要方法。春季属肝,养肝自然少不了。调畅情志多动少怒,可以调和肝气,缓解春困。此外,还可以多晒太阳,到室外让阳光洒满头顶,最好是正午的阳光,有助于通畅百脉,调达阳气。

  6.注意保暖与穿衣

  春季气温变化大,早晚温差也大,容易引起人体感冒和风寒。因此,要注意保暖,尤其是背部、颈部和腰部等容易受凉的部位,可适当增加衣物层数或佩戴保暖物品。古人养生的经验是穿衣服最好“下厚上薄”。“下厚”以利于春阳之气升发,“上薄”以防阳气升发太过。

  7.中药调理

  如果春困症状持续较长时间且严重影响生活质量,还可以考虑使用中药调理。例如,党参、黄芪、人参等具有补气养血、提神益气的作用,可用来缓解春困症状。但请注意,中药调理应在专业中医的指导下进行,切勿自行盲目服用。

  温馨提示

  如果春困症状严重,影响日常生活,建议及时就医,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调理。

  以上方法仅供参考,具体操作请咨询专业人士。

中医药文化

扫一扫,关注怒江州中医医院
微信公众号!